(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及除濕機的制作方法)
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及除濕機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及除濕機?!颈尘凹夹g】[0002]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除濕機已經(jīng)在用戶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用戶對空氣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空氣的濕度的要求;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除濕機的排水結構都是采用在殼體內固定設置排水管,設置一個水箱與該排水管固定連接,另設一個可移動的水箱與固定設置的水箱連通,如此設置,使得固定設置的水箱內的水無法完全排出?!緦嵱眯滦蛢热荨縖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和除濕機,旨在解決當前的除濕機的水箱中的水無法完全排出的問題。[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包括中隔板、與中隔板連接的水箱、安裝于所述中隔板上的安裝桿;其中,所述安裝桿包括主體部、以及設于所述主體部的一端的第一安裝部,所述主體部設有貫穿所述主體部兩端的凹槽,用以安裝所述水管;所述中隔板的面對所述水箱的一側設有配合部;所述第一安裝部與所述配合部可轉動連接,所述安裝桿用以在所述水箱與中隔板連接時,插入所述水箱中。[0005]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部一端的呈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一側壁延伸形成兩個安裝板,用以構成所述第一安裝部,每一所述安裝板的遠離所述主體部的一端設有第一通孔;所述配合部具有用以安裝所述第一安裝部的兩個配合板,每一所述配合板設有第二通孔;所述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還包括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將所述第一安裝部與所述配合部轉動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均與限位件套接,以防止所述轉動軸滑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0006]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部的靠近所述第一安裝部的一端的第二側壁,沿垂直所述主體部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壓板,所述水箱的面對所述中隔板的側壁凸設有呈相對設置的兩個側板,所述兩個側板與所述水箱的側壁共同構成第一限位槽,用以在所述水箱與所述中隔板連接時抵壓且限位所述壓板。[0007]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軸上套設有扭簧,所述兩個安裝板之間設有擋板,所述兩個配合板之間設有限位板,所述扭簧一端與所述擋板抵接,另一端與所述限位板抵接,以使所述安裝桿在所述水箱與所述中隔板拆開時通過所述扭簧復位。[0008]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側壁凹設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凸設有與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的限位部。[0009]優(yōu)選地,所述配合部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兩個配合板固定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中隔板的面對所述水箱的一側設有用以安裝所述配合部的底座,所述配合部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0010]優(yōu)選地,每一所述配合板的鄰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設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的鄰近所述固定板的側壁部分延伸形成彈性臂,所述彈性臂的自由端設有卡勾,所述底座設有第二開口,所述兩個配合板穿過所述第二開口,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第二開口的一端抵接,所述卡勾與所述第二開口的另一端抵接,以將所述配合部固定安裝于所述底座上。[0011]優(yōu)選地,所述兩個第一側壁上設有用以限位所述水管的多個限位片,所述多個限位片遠離所述凹槽的底壁設置。[0012]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桿還包括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二安裝部設于所述主體部的遠離所述第一安裝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裝部設有用以安裝濾網(wǎng)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與凹槽連通設置。[001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除濕機,包括用以排水的水管,以及如上所述的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及除濕機,其中,所述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包括中隔板、與中隔板連接的水箱、安裝于所述中隔板上的安裝桿;其中,所述安裝桿包括主體部、以及設于所述主體部的一端的第一安裝部,所述主體部設有貫穿所述主體部兩端的凹槽,用以安裝所述水管;所述中隔板的面對所述水箱的一側設有配合部;所述第一安裝部與所述配合部可轉動連接,用以在所述安裝桿在所述水箱與中隔板連接時,插入所述水箱中。如此,方便了所述水箱的拆卸,使得所述水箱中的水能夠完全排出。【附圖說明】[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的另一視圖;[0017]圖3為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0018]圖4為圖1中所示的安裝桿的結構示意圖;[0019]圖5為圖1所示的水箱的結構示意圖;[0020]圖6為圖1所示的配合部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7為圖1所示的中隔板的結構示意圖;[0022]圖8為中隔板與配合部的組裝示意圖;[0023]圖9為圖8中B的局部放大圖;[0024]圖10為中隔板與配合部的組裝圖的另一視圖。[0025]附圖標號說明:[0026][0027]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揪唧w實施方式】[0028]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29]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0030]參照圖1至10,圖1為本實用新型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的另一視圖;圖3為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1中所示的安裝桿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的水箱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的配合部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1所示的中隔板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中隔板與配合部的組裝示意圖;圖9為圖8中B的局部放大圖;圖10為中隔板與配合部的組裝圖的另一視圖。[0031]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參照圖1至圖4,所述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包括中隔板1、與中隔板1連接的水箱2、安裝于所述中隔板1上的安裝桿3;其中,所述安裝桿3包括主體部31、以及設于所述主體部31的一端的第一安裝部32,所述主體部31設有貫穿所述主體部31兩端的凹槽311,用以安裝所述水管(未圖示);所述中隔板1的面對所述水箱2的一側設有配合部11;所述第一安裝部32與所述配合部11可轉動連接,所述安裝桿3用以在所述水箱2與中隔板1連接時,插入所述水箱2中。[0032]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采用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所述水管固定安裝于所述主體部31的凹槽311中,如此,簡化了所述水管的布置,節(jié)省了所述水管的安裝空間;所述水管隨所述安裝桿3的旋轉而轉動,如此,在所述水箱2與中隔板1組裝時,操持者通過旋轉所述安裝桿3,而使得所述安裝桿3置于所述水箱2中,以方便所述水箱2中的水從所述安裝桿3上的水管中排出;同時,在所述水箱2與中隔板1拆卸時,操持者轉動所述安裝桿3,以使所述安裝桿3與所述水箱2分離,進而方便了所述水箱2的拆卸,當所述水箱2中的水無法通過水管排出時,可將所述水箱2拆卸下來,將水箱2殘留的水倒掉,如此,使得所述水箱2中的水能夠完全排出,避免了所述水箱2中殘留廢水而滋生細菌的問題發(fā)生。[0033]具體的,參照圖3和圖4,所述主體部31-端的呈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一側壁312延伸形成兩個安裝板321,用以構成所述第一安裝部32,每一所述安裝板321的遠離所述主體部31的一端設有第一通孔3211;所述配合部11具有用以安裝所述第一安裝部32的兩個配合板111,每一所述配合板111設有第二通孔1111;所述除濕機水管的裝配結構還包括轉動軸4,所述轉動軸4穿過所述第一通孔3211和所述第二通孔1111,以將所述第一安裝部32與所述配合部11轉動連接,所述轉動軸4的兩端均與限位件(未圖示)套接,以防止所述轉動軸4滑出所述第一通孔3211和所述第二通孔1111。如此設置,方便了所述第一安裝部32安裝于所述配合部11上。[0034]優(yōu)選地,參照圖4,所述兩個第一側壁312上設有用以限位所述水管的多個限位片3121,所述多個限位片3121遠離所述凹槽311的底壁設置。如此,使得安裝于所述凹槽311中的水管固定的更穩(wěn)定。[0035]優(yōu)選地,參照圖4,所述安裝桿3還包